
“房子能走路!”这不是说笑话。在柯城区航埠镇姚家村,一幢900多吨的房子,成倒“7”字形移动。在过去的一个月内,它下降前移了34米。5月14日上午,它终于走完了全程,终在原址的西南角落定。
这是一幢去年下半年建成的三层小洋楼。房子的主人姓姚,是当地村民。
上月11日,江苏盐城的一家楼宇整体平移公司的20多人来到这里,他们干平移楼房、古建筑的活已有15年。
公司副总杨付章到场一看,一眼估出,分量在1000吨以下,“这活算我们干过里头简单的。”
听说要移房,从工程启动以来,姚家门前的大土堆上每天都站满来看“新鲜”的乡亲。
施工队拉来了槽钢、枕木、牵引机等设备。移这幢房的工程是挖土方,“光土方 挖了10多天。”杨付章说,把整幢房屋“挖”离地面,将整个地基暴露出来。
再往下挖,掏空45厘米的高度。在房底,每隔几米,工人 要嵌入千斤顶,将房子缓缓顶起并保持平衡,垫上枕木、槽钢、滚轴做成轨道。
这些工人用钢丝绳固定住房地梁的四角,前方由两台牵引机的钢索牵着房屋移动。
“移动时,关键的是要看住这些小滚轴。”房底下每米要放置4个滚轴,房子 借着牵引力和数百个滚轴的作用力向前进。
“移动七八米要停下,拆掉槽钢和滚轴重新铺,将钢丝绳调整后继续‘走’。”杨付章说,房子移动过程很快,平均一小时能走两米。
5月5日、6日,房子往正南方移动,那一次房子移动了27米。
5月14日上午,这座200多平方米的三层洋楼往西面平移,末尾落定。接下来的一周,施工队将对房子的底座、支架进行拆除扫尾工作。
“为何如此费力移房子?”一名知情的村干部透露,这幢房子是去年造的,花了七八十万,当时刚好建在规划的红线外。今年来全市开展“三改一拆”,对违章建筑进行拆除,房主末尾决定把房子往前挪一挪,整幢楼挪进红线内。